疫情下的特殊送餐员

【编者按】2020年新年伊始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。根据学校及会议中心统筹部署,勺园积极响应,迅速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,期间涌现出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可敬人物,他们牢记初心、主动请战、坚守岗位、不惧艰险、冲锋在前,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。为此,勺园特别推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报道新闻专题,详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,激发共御疫情的强大力量。

 

2020222日至68日,108天全天程休的送餐经历,对勺园管理部餐饮部前台领班刘兵兵来说是一次挑战、一次历练,更在其中收获成长和进步,有苦有累,但感受到更多鼓励和温暖。

 

 

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2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,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,是每个中心人的工作日常。

 

 

在会议中心中关新园居住的穆斯林学生,受疫情影响,他们选择留在中关新园学生公寓共度时艰。由于中关新园没有清真食堂,一时间,穆斯林同学们日常生活就餐保障成了难题。赶上疫情,人手严重紧缺,没有送餐车辆,如何将校内清真餐送到一路之隔的中关新园,成为摆在会议中心和餐饮中心面前的一道难题。为难之际,会议中心统筹整体资源,提出由勺园承担起特别时期下的特殊送餐任务。勺园、佟园食堂同在校内,距离很近,可确保食品卫生和送餐安全。得知情况,本计划节后安排回家的餐饮部前台领班刘兵兵主动请缨,承担起为中关新园穆斯林同学每日三餐的专门配送服务。

 

 

2月倒春寒到6月烈日炎,无论刮风下雨,都挡不住刘兵兵每日送餐的脚步。他回忆说:送餐初期,由于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十分严格,每天6点就要起床,洗漱完毕,为做好自身防护,每天出车都要穿戴口罩、手套、防护衣和护目镜,起初因为全副武装,每日搬运盒饭保温箱,驾驶送餐车十分不方便,经过几天调整,慢慢适应和习惯了这身“行头”。

 

 

疫情期间,佟园食堂早餐人手少,只有餐饮中心苏然师傅一个人,看苏师傅每天早上忙不过来,刘兵兵每天一早都提前到佟园,尽己所能为苏师傅搭把手,为了让同学每天能吃到热乎的早餐,尽可能缩短取餐时间,保证每天7点准时送到中关新园4号楼。除了早餐,刘兵兵还负责每日午晚餐配送,根据同学们每日订餐情况,高峰最多一天配送50余份。

 

 

有一次,从中关新园送完餐骑到方正大厦门口,为躲避一个逆行电动车,车辆急刹后抛锚了,电量显示正常但车就是开不动,春寒料峭的天气里,他却急得满头大汗,经过二十多分钟检查,反复插拔电池、线路、修整重启,幸运的是车子恢复正常;还有一次,北京刮大风,风力最高达八级,路上随处可见被风折断的树枝,三轮车的方向不好掌握,有几次猛烈的侧风差点把车吹翻。回忆到当时场景,他还开玩笑说:这简直是在考验他的车技。他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“送餐员”。

 

 

每日晚餐配送完,回到勺园已经下午5点,为保证送餐车卫生安全,每次收车刘兵兵都会对送餐车箱体、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,保温箱等进行仔细认真的擦洗消毒,并认真做好台账记录,确保餐车常用常新、卫生安全。在安静的校园中,每到饭点都会看到一辆小车在校园中穿行,勺园、佟园食堂、中关新园4号楼,三点一线,勾勒出一道美丽的校园“风景线”。

 

 

刘兵兵回忆这段送餐经历时,他说:疫情爆发初期,整个学校防疫物资十分紧张,一个口罩一应难求,中心和勺园各级领导想方设法,通过各种渠道、途径想方设法采购防疫物资,为了保证个人防护安全,不仅配发了口罩、一次性手套,还为我准备了护目镜。有时早上出车送餐前、晚上回到宿舍都会收到领导发来的短信问候:“兵兵,明天天气降温了多穿衣服,开车保护好膝盖”“今天北京刮大风,路上行车慢点,注意安全”,“兵兵这些天辛苦了,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随时说。”每一个贴心关切都直入心窝,让人感动,这份温暖,更给他注入力量。

 

 

66日,北京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,勺园餐饮部刘兵兵的送餐工作也早已常态化。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恢复,勺园也逐步恢复运转,率先启动了中餐厅复业筹备工作,首批勺园餐饮部员工陆续返岗复工,终于有“战友”回来帮他搭一把手,这份特殊的送餐工作也不再一人独行……截至68日,刘兵兵已经连续工作108天,全程无休,往返佟园、中关新园669次,配送盒饭4325